伊莉討論區

標題: 大慧星風蘭 [打印本頁]

作者: dream1123    時間: 2017-7-10 06:50 AM     標題: 大慧星風蘭

大慧星風蘭(一)
蘭花的花是為繁衍後代所演化出各種花形變化,在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的”物種起源”理論,達爾文的”適者生存”認為所有生物,為適應環境生存和繁衍後代演化出和各種功能器官和形體行為,蘭科植物授粉主要蟲媒,所蘭科的花針對發展出種種奇形怪狀花形花色氣味,和各種種巧妙機關等,主要目的在對昆蟲(或蜂鳥)進行誘惑、欺騙、製造陷阱等手段逼使昆蟲(或蜂鳥)為其授粉,達到繁衍後代目的。
達爾文在發表”物種起源”3年後,1862年達爾文發表”蘭花的授粉” (Fertilisation of Orchids)為其著作”物種起源”進行佐証,其中最有名是大慧星風蘭事件,達爾文當時預測大慧星風蘭的蟲媒蛾類並沒有人見過,甚至當時認為這種蛾類不存在,直到41年後,才証實這種蛾類存在,也証實他當時預測是正確的,下面我就來介紹這具有傳奇性大慧星風蘭。
慧星蘭( Angraecum sesquipedale)因其花形有6個大形幅射花被如星形,又稱大慧星風蘭,在風蘭屬Angraecum是花朵最大的品種所以有風蘭之王之名(King of the Angraecum),因其在聖誕節前後開花,其花有如夜晚閃亮星茫而有聖誕星蘭(Christmas star orchid)稱號或稱聖誕蘭,聖誕之星是指耶穌誕生時天上那顆伯利恒之星,也有人稱為伯利恒之星蘭,伯利恒之星普遍認為慧星,因此有了慧星蘭俗稱,也有人認為因慧星蘭因其花如一顆巨星,其距長長的如慧星拖著長長尾巴有如一慧星,慧星蘭因達爾文而聞名也稱呼達爾文蘭。在外國眾多稱呼中並沒大慧星蘭,只有慧星蘭稱呼,大字是台灣多事加入,而有大慧星蘭稱呼。至於風蘭稱呼也是台灣特有稱呼,台灣把很多有距蘭屬稱風蘭,為了區隔不同蘭屬,在不同蘭屬再加上前面屬名成為某某風蘭這樣稱呼並不精準,這種稱呼只是園藝通用用法,並不是真正原來蘭屬屬名直接翻譯名。(台灣習慣用大慧星風蘭稱呼Angraecum sesquipedale,所以本篇還是用大慧星風蘭通稱)
大慧星風蘭首先被發現是在1798年,由被因法國大革命被流放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法國貴族熱衷植物學家路易斯·瑪麗·奧伯特·杜蒂蒂·塔爾斯(Louis-Marie Aubert du Petit-Thouars)在馬達加斯加島採集到此植株,1802他將採集到植株2000株帶回歐洲研究,直到1822年再由他在”蘭花植物的組織結構”一書描述命名為Angraecum sesquipedale,sesquipedale種名是一呎半意思,是指它有長距長到一呎半長。
1862年1月25日達爾文收到英國園藝家詹姆斯·貝特曼(James Bateman)寄來一包裹蘭花,達爾文當時不知誰寄給他這些蘭花,隨後接到詹姆斯·貝特曼(James Bateman)來信,他提供世界收集而來珍奇蘭花,給達爾文先生研究,作為他在撰寫新著”蘭花的授粉”佐證和證據,其中他發現大彗星風蘭特殊超長花距構造,不知超長花距此一特殊構造有何作用,1862年1月28日信中如此寫到。
達爾文收到大慧星風蘭時,對其將近30公分長花距感到很驚訝,他著用長針和鬃毛作實驗,將長針伸入長距在底部1.5英吋(3.8公分)處才有花蜜,但此實驗只是徒勞無法順利帶走花粉,只有在將直徑為1/10英寸的圓柱體整個支線長度才能在收回時順利分離藥帽沾黏花粉,同樣方式以此放入另株大慧星風蘭可以順利讓其授粉,達爾文大膽推測有一種昆蟲具有細長10 ~11英吋長喙口器,這種口器具有可伸長捲曲功能,可以伸長時刺入大慧星風蘭長花距裏吸食花蜜並同時會推開藥帽沾黏到花粉,並以同樣方式為其蘭花授粉,這種長喙口器昆蟲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蝴蝶或飛蛾。在達爾文的推論,如果口器太短的蝶或蛾類無法伸入長花距採蜜,當時已知會採花蜜和具長喙口器昆蟲只有蝴蝶或飛蛾,而且必須蝶或蛾類具有35公分超長口器,可以順利伸入長花距進行採蜜動作,而且因蝶或蛾類口器角度和行為動作可順便帶走花粉。
作者: dream1123    時間: 2017-7-10 06:53 AM

大慧星風蘭(二)
達爾文將其對大慧星風蘭預測之事寫入”蘭花的授粉”一書,引起當時科學家爭論,因當時發現一些馬達加斯加島風蘭其花距大都長約10~20公分,也發現口器長度達10~20公分飛蛾,從沒有人見過長35公分長口器飛蛾,譏笑此一說法太過荒唐,不可能有一種飛蛾口器長達35公分,這不是令人驚嚇,此種飛蛾不可能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如此特殊飛蛾為何到現在沒人發現,不過達爾文盟友,曾經獨立提出”自然選擇學說”的阿爾弗雷德·華萊士(Alfred Wallace)堅定認為達爾文的說法是對的,他在1867年發表一篇文章,他指出,非洲馬島長喙天蛾(Xanthopan morganii)(當時稱為Macrosila morganii)的長喙口器幾乎足以達到長距底部的花蜜。在這篇文章註腳寫道”可以很安全地預測在馬達加斯加島存在這樣的蛾;探訪那個島的博物學家應該抱著和天文學家尋找海王星一樣的信心去尋找它,我斗膽預測他們將會同樣成功!”,但事情後演變成另一種爭論,上帝創造說與自然選擇演化論之爭,喬治·坎貝爾,第八公爵阿蓋爾(George John Douglas Campbell)在1867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法治統治法”的書,他認為這個物種的複雜性意味著它是由超自然的創造(上帝創造說)。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在同一年回答了一篇題為“法律創造”的論文,詳細列出了蛾和花可以共同演化而不是自然選擇以外的指導的序列。達爾文推論預測的飛蛾本來就是要佐證他的演化論,但演化論挑戰歐洲主要宗教主要信仰中心思想”上帝創造說”,這己經不是單純科學上爭論,已是複雜宗教信仰和社會人文之爭。
1873年,威廉·亞歷山大·福布斯(William Alexander Forbes)在“ 自然 ”雜誌間詢問讀者是否知道達爾文預測大慧星風蘭的飛蛾蟲媒,赫爾曼·米勒(HermannMüller)在同一年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的答復,他的兄弟弗里茨·米勒(FritzMüller)在巴西發現一隻長30-33公分(11.8-13.0英寸)的長喙口器的飛蛾,飛蛾產地是巴西與大慧星風蘭原生地馬達加斯島不同,所以它不是可能蟲媒之一,達爾文瞭解到米勒發現,他始終相信他的預測沒有錯,內心還是相當期待他預測飛蛾被發現,在達爾文預測的飛蛾在經過41年後,終於在1903年發現馬島長喙天蛾(Xanthopan morganii praedicta),此的消息並正式公開發佈,在1906年關於慧星風蘭的授粉馬島長喙天蛾的的存在的第二次調查,並由斯旺頓(EW Swanton)在1906年1月30日發行的“ 自然 ”雜誌發表。此一訊息才正式全面公開,這時離達爾文預測之飛蛾已經41年,可惜在之前達爾文在1882年已經逝世,無法見証到此一科學歷史上重要發現。當時在1903年收集命名馬島天蛾(Xanthopan morganii praedicta)的沃爾特·羅斯柴爾德(Lionel Walter Rothschild)和德國昆蟲學家卡爾·喬丹(Heinrich Ernst Karl Jordan)認為這份榮耀應該歸於華萊士,因為這件事上華萊士已經推論到是可能是馬島天蛾(Xanthopan morganii)是預測之物,而達爾文的預測較不具體,他當初不確定是蝴蝶或者飛蛾,後才認為可能是一種大型飛蛾。在這件事上顯然華萊士走得更遠。
Xanthopan morganii praedicta馬島長喙天蛾,體型如小鳥大小,兩翅展開約13~15公分,praedicta是Xanthopan morganii 的變種名,praedicta是拉丁文預測、期待之意,因達爾文和華萊士預測而得名,這倒有替二者翻案意義。Xanthopan是黃斑天蛾的屬名,是身體兩側有黃至綠色斑大型天蛾,morgan是馬的一個品系,是形容天蛾的體型,後經研究東非的Xanthopan morganii 馬島長喙天蛾和馬達加斯加島的Xanthopan morganii praedicta馬島長喙天蛾變種是同一族群,所以變種名praedicta就被拿掉,統一名為Xanthopan morganii,馬島長喙天蛾又稱鷹蛾,由於背面圖案有如埃及獅身人面相,又有獅身人面天蛾的稱呼,它演化出特長口器加上族群數量不多,夜行性,在野地很難看到其蹤跡,這也是在達爾文預測之後沒人看到此天蛾原因,雖然在1903發現採集到此天蛾,但始終沒有馬島天蛾刺吸大慧星風蘭花蜜為其授粉記錄,在科學家長期監測下在1992年終於記錄到,天蛾拜訪大慧星風蘭吸蜜授粉的行為,此一記錄影片,在國家地理雜誌曾經播放過,在YOU TO BE還可找到相關影片。
作者: dream1123    時間: 2017-7-10 07:00 AM

大慧星風蘭(三)
大慧星風蘭原生於馬達加斯加島靠近東海岸低地海平面0~100公尺位於森林邊緣樹木上,附生於樹葉較少樹幹最乾燥的地方,少數著生沿海森林的岩石上,這讓大慧星風蘭可照射大量日光和流通空氣。通常發現蘭株較大距離地面12-20英尺的地方生長,被發現較小蘭株通常生長較高樹冠上,生長地熱帶較高溫,而且全年有豐富雨量,甚至常有暴雨雨量全年達到150~380厘米,沒有旱季,所以生長季節是連續的沒有停頓。
大慧星風蘭為大型單莖氣生蘭,可以長到1米高,葉窄厚革質狀,葉子是深綠色,二葉互生,單葉長為30-50公分,寬約6~8公分,根是深灰色,根厚肉質從蘭株莖幹伸出,根系少但長度長,每年12-2月為主要花期,花壽約20~30天,有淡淡香氣,花形呈星形,花徑約10~15公分,花梗從莖腋伸出,蘭株若強壯單梗可開2~6朵花,有超長花距約30公分,花剛開為綠色後漸轉為淺綠色或白色,萼片和花瓣尖約7~9公分,背部萼片向下彎曲,外側萼片向內彎曲,唇部保持相當平穩唇緣是凹的,寬約6~8公分,基部由寬逐漸變窄成一超長30公分花距。
種植上在白天21至27℃,並在晚上6至8℃,用相對濕度為50〜70%,在春夏每天充份澆水,秋冬台灣氣候稍涼,隔2~3天澆水,寒流來不澆水,雖然喜日光但需遮蔽50%日光,不遮蔽葉子容易曬傷有黑斑,施肥7~10天一次,因根系較少,因太冷或施肥不當等容易停滯生長,一旦根停滯生長,蘭株生長受影響,且根不容易恢復生長,照顧時需特別注意根系生長,若根停滯生長放置通風陰涼處,用蒸餾水多澆灌,可助其根恢復生長,可盆子放在地上,不用放置較高地方,植株大也不好放。植材可用樹皮和蛇木屑混合植材。
大慧星風蘭(Angraecum sesquipedale)有一個變種,Angraecum sesquipedale var. angustifolium在1972年由Bosser & Morat在英國邱園(Kew)描述命名,後在1973年發現一個新變種由Senghas 描述命名為Angraecum sesquipedale var. bosseri ,但後來被視為Angraecum sesquipedale var. angustifolium同物異名,但Angraecum sesquipedale var. bosseri為世人普遍認知。
大慧星風蘭(Angraecum sesquipedale)在分類學常混雜不清,經過幾次不同學者分類認定變動,目前還是採用1822年原先命名Angraecum sesquipedale Thouars,其幾次分類變動如下:
1. Angraecum sesquipedale Thouars (1822)
2. Aeranthes sesquipedalis (Thouars) Lindl. (1824)
3. Macroplectrum sesquipedale (Thouars) Pfitzer(1889)
4. Angorchis sesquepedalis (Thouars) Kuntze(1891)
5. Mystacidium sesquipedale (Thouars) Rolfe 1904
Angraecum sesquipedale Thouars是正式學名寫法,園藝上常將命名者(Thouars)省略以方便稱呼,當有學者根據(或新發表)不同分類依據而屬名重新界定時,原始命名者會予以保留用括號表示,以示尊重。
Angraecum sesquepedalis第一次雜交是維奇苗圃僱員約翰·塞登(John Seden)育種,於1899年在1月10日,第一次展出,將其命名為Angcm. Veitchii它是由Angcm. sesquipedale和Angcm. eburneum雜交而成,另一有名雜交是Angcm. Crestwood 是大家所熟知是Angcm. Crestwood 'Tomorrow Star'(明日之星)這個個體,它是由Angcm. Veitchii和Angcm. sesquipedale為親本雜交而成。
圖一:Angraecum sesquepedalis 大慧星風蘭
圖二:Angraecum Crestwood 'Tomorrow Star'(明日之星)
圖三:Angraecum sesquepedalis 大慧星風蘭
圖四:Angraecum Dianne's Darling 'Starlet' (Angraecum sesquipedale x Angraecum Alabaster)
圖五:在某地外面所拍大慧星風蘭植株。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ssessed.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